第70章-《惟君是什么意思》

第70章(第1页)

只这三条,一块儿提出来,已足够叫人心惊了,而第四条竟是禁佛拆庙,简直就是亵渎神灵,犯了天下大忌,就算是洋平定力过人,樱木胆大包天,也给流川吓得不轻。

反是彩子虽然大为震动,但美眸流转,却是最先恢复震定之人:“流川大人目光深远,这几条所点,都是国家财力积弱之根本。

湘北以武立国,国中世族官宦多因军功而受封地,纵封地万顷也不交一两税银,而历来有功名之人不但不必交税尚还可以强征百姓无偿做工,无形中已使国库流失了大笔金银。

这一点何尝没有明眼人看出,但是又有什么人有足够的胆识犯天下高官显贵之忌,出面来加以变革。

就算是先皇也是屡有此意而不敢实施。

我国素来重武轻文,以武力开疆拓土,但对于内政向来少有良谋,国内各种行业,各行其事,而官府从不干涉。

这就使得商人过份得利,各大商会各处商团都联群结党,密组武力,对民间或以高价或以武力压服旁人,抢占生意,对官府,则施出种种手段,以逃巨税。

这令得国穷而商富,商人的的财富权力与势力大增。

特别是盐茶二行,可获利百倍,这其中暗里的争斗,不止是国家财富流失于商人,就是国家法度也遭轻贱,这一条也是非实施不可的。

虽然如此行事,必会引起各地颇有势力的商人反弹,好在军队绝对效忠于圣上,就算有一二乱事,还不等发展起来,就可以完全打压。

此事若成,则国家便添了一座金山,后世君王皆得益处。

不过照我看,不止盐茶两项,就是油,矿,米,等等皆可入官卖。”

流川以前听洋平说过彩子之才,但到了今夜,才真正见识到这位公主的才慧见解,只不过一目十行,将他的奏章草草看就,便能明白他的深意,比他更清楚地讲述政令因果,而且这等得罪天下人的事,她含笑说来,直似平常,更显出谈笑用兵的气度来。

难得这位对皇帝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公主居然站在他一边,支持他的说法,可是听到彩子说至最后几句,他却微一皱眉,反而出言反对:“茶盐两行获利太高,极易引得贪鄙之人行不法之事,最好由官卖为妙。

但其他各行,若一起都纳入官卖,却未免矫枉过正,虽暂时能让朝廷得到大利,但时日一长,弊端便会显现。

商人无利可图,全国的集市互贸都会受影响,而负责官卖者,因利不关己,也会懈怠轻忽。

长此以往,受难的仍是百姓,实非国家之幸。”

彩子见自己支持流川,对方竟然不识抬举地和自己唱反调,不但不恼,反而微笑起来:“流川大人真是百密一疏。

我湘北素来对民间商人管治不严,所以生出种种不法行径。

不但在天灾降临时,有人囤积居奇,就是在安宁时日,商人们尚且利欲熏心,轰抬市价,令得民弱国穷,而无数商人暴富。

这种种不法之事,已成习惯,若再要一条条更改过来,即繁且琐,不知要费多少心思精力,如今大人即有心大施拳脚,岂可把太多心思放在这上面。

倒不如就以民间商人过份不法,物价混乱为由,将大量商货引人官卖,给所有人一个狠狠的教训。

待个一年半载,短期之利尽得,长期之弊尚未显露时,再慢慢地将这等官卖之权放开,一点一点地交回民间。”

她这里淡淡说来,流川的眼中已经不由露出敬佩之意,洋平则忍不住惊叹:“公主的见识,真真叫人佩服。”

唯有樱木,原本一肚子火气没有发作完,只想拉着人一块帮忙骂流川,谁知彩子竟和流川论起政事来,说的都是些叫人头疼的政务,听得他晕头转向,见洋平拍手叫好,他尚且未悟,又不好开口问,生恐丢脸,只好拼命冲洋平打眼色。

好在洋平知机,笑着说:“就象有人倚仗富贵,胡作非为,依法要每天罚银百两,长期以来,自然叫他积恨难消,恶意满怀,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。

若是干脆一下子抄了他的家,叫他一文不名,痛苦不已,尝尽了贫穷滋味时,再还他一半的家财。

那时,他不但不会气恨不平,反而要惊喜莫名。

因吃了以前的苦头,从此自然规行矩步,再不敢胡来,只恐连这一半的家资也失去了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