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离乡-《何羡鸳鸯何羡仙的上一句》

第八章 离乡(第1页)

第八章:离乡

村道旁玩耍的孩童们停下了追逐,好奇又略带怯意的目光胶着在身着淡雅月白长袍的徐安身上。

徐安虽生于此地,却是村中游子。

他常年漂泊在外,即便归来,也多落脚在堂兄徐刚家,偶至王老爷子的菜园处探访。

村里的孩童自然不认得这位衣冠齐整的“徐家叔叔”

夕阳熔金,流云镀赤,映得村口那家集食宿于一身的小饭庄门额也泛着暖光。

这便是村里唯一能落脚的地方了。

思及徐刚家的窄小破旧,徐安决定在此夜宿,也免得挤迫嫂子和侄儿。

“吱呀——”

一声,带着岁月磨蚀痕迹的木门被推开。

一股融合了松木清香、灶烟氤氲、微微饭菜熟味的暖风扑面而来。

这是徐安记忆深处熟悉的故乡气息,是他漂泊半生也割舍不掉的根系味道。

店堂里原木桌椅笨拙敦实,未经油饰,木纹清晰可见,虽不及城中酒楼的流光溢彩,却自有一种质朴熨帖的温存。

“客官辛苦!

是打尖还是住店咧?”

肩搭泛黄汗巾的小二哥脚步轻快地迎上前,一双眼睛像探灯般迅速扫过徐安用料考究、样式新颖的衣裳,脸上的笑容霎时又殷勤了几分。

“先用饭,再住一晚。”

徐安声音温和,“可有清净些的上房?”

小二闻言,喜色几乎从眼角眉梢溢出来,腰立刻弓得更深了:“有有有!

贵客登门,哪敢怠慢?定是顶好的房给您留着!”

他舌灿莲花,专拣着菜谱上最显贵的几样报了上来。

徐安面不改色地点头。

这些花销对他来说确如九牛一毛。

身旁的徐云瀚却听得眼睛溜圆,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——农家清贫,肉味只在年节时才有缘亲近,这小二嘴里飞出来的名目,在他听来简直是云端盛宴。

趁着等菜的间隙,徐云瀚托着腮,小脸上满是憧憬:“三叔,城里……是不是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大饭馆?比这儿还大还好?”

徐安伸手揉了揉侄儿被日光晒得微褐的发顶,唇边挂着笑:“是更气派些。

不过呀,”

他顿了顿,声音放轻了些,“城里闻不到这混着稻草香的清风,也听不到像现在这样满耳的蛙叫蝉鸣。”

他捕捉到孩子眼底闪过的向往,又温声道:“等进了城,三叔带你去听坊,那里头的说书先生,讲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,花样多得很。”

“真的?!”

徐云瀚激动得差点碰翻手边的粗陶茶杯,忙用手按稳,“太好了!

王爷爷讲的那些,翻来覆去我都快能背下来了……”

“可不能小瞧了你王爷爷。”

徐安神色忽地认真起来,眼神深邃了几分,“他老人家……可大不一般。”

话到了舌尖,却终究未出口,只化作一丝若有若无的凝虑。

这时,小二吆喝着,托着一个沉甸甸的黑漆大木盘转出后厨。

蒸腾的热气瞬间在低矮的梁柱间蔓延开来,模糊了旧痕。

碗盏落在松木桌上,沉重钝响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