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-《玉门关的诗句》

第18章(第1页)

时岁微微挑眉: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

“宁远将军虽死,可他的旧部仍在。”

皇帝的声音冷了几分,“边关将士,最重情义。

若有人借机煽动……”

时岁沉吟片刻,忽而一笑:“那不如,再添一把火?”

皇帝侧首看他:“哦?”

“既然他们畏惧陛下的雷霆手段,那不如让他们更畏惧些。”

时岁轻声道,“比如,让其中一位将军,主动交出兵权。”

皇帝眯起眼:“爱卿可有把握?”

时岁缓缓起身,行至皇帝身侧,与他一同望向窗外风雪:“只要陛下允臣一试。”

雪落无声,御书房内一片沉寂。

良久,皇帝低笑:“好,朕拭目以待。”

“陛下漏夜召臣前来,想必不止为这一桩事。”

“朕听闻,爱卿方才在与沈将军同游初雪灯会?”

“连这般微末小事都劳陛下挂心,臣……不胜惶恐。”

“小事?”

皇帝微微侧头,目光落在时岁挂着温润笑意的嘴角,“当日派你去云州时,朕的训诫可还记得?”

“臣时刻谨记。”

时岁广袖下的手指微微蜷起,“陛下教诲‘观棋不语真君子’。”

“很好。”

“白袍军的信物尚在爱卿手中。

朕的棋子,该护着哪条路……你当比沈将军更明白。”

次日早朝。

按理说,宁远将军谋逆一案本该在朝堂上议个分明。

偏生昨夜皇帝急召丞相入宫密谈,今日又端坐龙椅之上,神色淡漠,俨然一副不欲再提的模样。

满朝文武察言观色,竟无人敢贸然开口,殿中一时落针可闻。

就在这诡异的寂静中,时岁举着折扇从容出列:“陛下,臣有本启奏。”

“哦?”

皇帝饶有兴致的看着他,他也想知道,时岁如何完成昨日之事。

“宁远将军虽已伏诛,但党羽仍在,臣曾听闻当年二十一位名将,有十九位都与宁远将军私交不浅。”

时岁话音方落,朝堂上已是一片哗然。

沈清让站在武将队列中,指尖猛地掐入掌心。

他抬眸望向时岁,却见那人折扇轻摇,连眼风都未扫向自己。

“臣请陛下明察。”

时岁的声音不疾不徐,“边关二十一位将领中,除沈将军外,其余人等皆需即刻召回京城问话述职。

若真有异心,必不敢来;若忠心耿耿,自当坦然面圣。”

这是个死局。

来则可能被软禁甚至处死,不来便是坐实谋逆罪名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