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国色天香荀文若-《三国时期野史》

2 国色天香荀文若(第1页)

袁绍因何而败?

袁绍作为汉末群雄之一,诚然折节下士,宽厚仁爱,结交甚广,以德行威仪立足;荀攸评他“以宽厚得众心”

,荀谌称他“一时之杰”

但在此之外,“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”

是硬伤,所以荀彧认为袁绍“布衣之雄耳,能聚人而不能用”

,弃之转投曹操。

但在袁珩眼中,阿父虽不能成大事,于她却也算是个慈父。

慈父·袁绍休息过了,于飧食之时召袁珩问话。

袁珩知道传谣那一茬不可能就这么过去,认命地在袁绍跟前跪坐下来,等着被骂。

袁绍却没有立时发作,只是问:“未央以为,为父替你延请颍川荀公达为师,何如?”

又细心解释,以一种可商量的、堪称平等的视角:“荀攸出身颍川荀氏,士族子弟,与我交情尚可,既是诗书传家的名士,为人又机敏多智,堪为我儿良师。

只荀公达一人,便可抵五名老师;至于骑射之术,荀氏亦不乏名家。”

袁珩为之默然。

袁绍这模样,倒似是愿意以培养嗣子的方式来培养自己,要为她请来世家名士做老师。

袁珩自然没有不答应的:“荀氏声名远扬,儿谨遵阿父安排。”

袁绍便微微笑起来,与她一道用膳,期间也不讲什么食不言,温声问着他不在家时发生的事。

袁珩如坐针毡,总觉得袁绍这会儿如此温柔,定是在憋个大的。

忽而,袁绍提起一件事来:“那日路过颍川,恰听公达说起他的叔父荀彧。

此子年十四,有才名美名,我与之见了一面,确是个美姿仪的郎君。”

哦哦哦!

荀彧!

荀令君!

但袁珩也不傻,知道袁绍不会无端提起荀彧,还是这种略带轻蔑不喜的口气,所以哪怕心中好奇,也并没表现出来。

笑死,你这会儿还嫌弃上了,日后他被你奉为上宾、弃你投曹,阿父你又该如何应对?

那边袁绍叹了口气:“可再怎么好,也配不上我家未央啊!”

袁珩:“……?”

她脸上一派茫然,不是演的。

袁绍并不把她当寻常女童看待,当即千叮咛万嘱咐:“荀氏想与我结两姓之好,族中有荀文若最为出众,又尚未娶妻。

阿父彼时并未断然回绝,言语多有暧昧不清,这才将荀公达诓走做你老师的。

你可记好了,来日他说的话除了学问,一个字都别信,尤其关于荀文若的。

记住没?”

袁珩试探道:“可我才八岁,荀文若都十四了……”

袁绍不满:“待未央风华正茂的年纪,他怕是都成糟老头子了!

我儿就连配天子也使得!”

但也说了句客观的话:“荀公达才学出众,阿父一时半会儿也寻不来更合适的人选。

未央便当是卧薪尝胆罢。”

袁珩:“……”

她应了下来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