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道喻之十四-《人间行走在线阅读》

第26章道喻之十四(第1页)

第26章《道喻》之十四

道喻:

天下父母师长:

文明之生灭,未来之有无,皆在儿童少年。

儿童少年善,则未来向善、文明兴;儿童少年恶,则未来向恶、文明灭。

故所谓宇宙家国天下,可存续超脱,不取决于宗教主义、不取决于科技乃至域外文明,而在教善育善。

如何教善育善?以善教善,以善育善。

何为天地君亲师,对儿童少年,皆担负以善教善、以善育善之责任者也。

天地燃烧奉献自身,创生万物,养育生灵,此为善养善育。

天地不言,何以为教?

拣选正直,择以君子。

君者,本源之义,手持正直之木杵、善做粮食者,能自食其力、德行正直者。

子者,此处解作善言善行可教育子孙、利子孙者。

故所谓老子、孔子、孟子者,皆源于此。

是故,君者,君子也。

绝非某家某姓、某朝某代所谓之君王国主也。

亲者,倦鸟归巢、心思所属、眼中得见之家人也。

为亲人者,抚育子孙,身负教善育善之责,此天经地义,无需多言。

一人自己为善,此人可称善人;其教育子孙,子孙为善,此人可称正人;其教化万民、泽被后世,此人可称君子。

师者,本源字义解作术业有专精,他人子孙礼拜之、求学问,其可向众人传道、授业、解惑者也。

师者应有为人师表之德、术业专精之能,若德行操守、术业教育之能,尚不及所授学生半数家长所能为,则枉为人师,当退位让贤,否则误人子弟,以一人之身耽误千人子弟,身负千秋功过,恐遭不赦之罪。

为师者,莫以为苛责,须知众生平等,无人可不劳而获,众生皆劳碌奔波,独为师者,每年享九九之数假日休养生息。

既从其业,得享其成,亦当其责,此盈亏因果不可不察。

当今之时,人心多有不善,致孩童少年之心亦多有不善。

教育之责,任重而道远,却多有顾忌,教善育善却不能尽力施为,惩戒儿童少年之乏善处,无恰当之法,无可行之度。

故取化身意见,供天下教善育善之父母师长借鉴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