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也怪不得十四,他看到胤禛装孝顺的样子很是看不过眼,自己本也想亲自侍奉德妃,只是一看到德妃那凄惨的模样就想起当天的情景。
其实当天那道雷落下的时候是冲着他,他发现雷的瞬间下意识的一躲,当时他正扶着德妃的手,他这一松一躲,德妃没有反应过来,身体有些踉跄,往十四的方向斜了过去,正好迎接了从天而落的惊雷。
所以,现在十四看到德妃的模样,有些愧疚的同时更多的是庆幸,如果不是他反应快,躺着的就是他自己了。
对着德妃他也是极力的躲避,有心虚,也有下意识的逃离。
虽然康熙看不过十四的行为,心里心疼胤禛,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改玉牒。
胤禛要改玉牒,只能改到他养母孝懿皇后的名下,可是孝懿皇后家族显赫,胤禛这么一改,再加上他妻族的势力,未尝没有和太子一拼的实力。
康熙欣赏胤禛,自然不希望他也如同其他皇子那般,对自己身下的那把椅子虎视眈眈。
在康熙看来,很多东西只能他给,而他的儿子们不能来夺。
胤禛做过帝王,自然知晓帝王的心思,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利感只要尝到过的人就不会想要放弃,而帝王最恨的就是有人挑衅他的权威,哪怕那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。
所以,胤禛一直以来都很低调,在明面上也不会参与斗争结交大臣,康熙一直以来对他很放心,防范也比其他的皇子们要轻一些。
这样,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势力。
在胤禛看来,重生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哪些人有才能,哪些人会在康熙末年深得皇宠。
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人没有发迹的时候让他们忠于自己,当然很多人不能在明面上打上他四贝勒的标签,毕竟他还需要这些人伸入各部,慢慢的掌控全局。
作者有话要说:
第七十四章
尽管德妃依旧昏迷不醒,但康熙的行程不会为了她而改变。
八月初,康熙带着太子等人风风光光的离开了京城,胤禛本想一起去,或许能阻止十三想要做的事情。
只是瑾薇的病重,德妃的昏迷不醒,再加上工部种种繁杂的事情,他根本脱不开身。
胤禛想到这也会默默叹气,或许真的冥冥中存在着注定,太子被废,十三圈禁,没有人能改变这个历史上的转折点。
也许是那道雷带来的种种不安与压抑,康熙在走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封赏,想用此带来些喜气。
胤禛也由此做上了雍郡王,不过所有阿哥都得到了封赏,他获得这样的赏赐也不算显眼,但康熙单独赏赐给弘曜的一个东西就让人眼红了,那是顺治送给康熙的一块玉佩,同样的玉佩裕亲王也有一个,代表着顺治让他们兄弟相互扶持。
可偏偏康熙将这块玉佩送给了弘曜,这怎么不会让别人多想?
瑾薇在后院听到这个封赏以后,立刻砸了杯子,康熙是怕弘曜招的嫉恨还不够多?!
居然送了这么一个烫手山芋!
这下可好了,还不知道那些皇子阿哥该如何看待弘曜了,瑾薇怒极反笑,要是那些人真对弘曜出手,她也不是吃素的!
康熙刚开始只是想补偿胤禛,也有安抚瑞勇公一家的意思,没想到弄巧成拙,让瑾薇和胤禛都极其不满。
在胤禛进宫再三推辞赏赐时,他才反应这块玉佩送得不妥,却也不好收回,只好说这块玉佩乃裕亲王的,而他自己的那块准备送给弘皙。
反正俩玉佩都一样,康熙也就这么圆了回来。
康熙的这番说词,除了胤禛,其他人都相信了。
毕竟以康熙长久以往对胤禛的期望,裕亲王的玉佩是最适合弘曜的。
只有胤禛知道,康熙那块玉佩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,是康熙小时候不小心磕掉的,因为他上辈子正是这块玉佩的主人,而弘曜手上正好是有缺口的那一块!
胤禛想到弘皙拿到玉佩时那得意的表情,心里不禁笑了笑,真是天意如此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